加氣混凝土“蒸不透”的成因較多,但是,只要在生產中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從原材料、配料、蒸養制度各方面層層把關,針對“蒸不透”的具體現象具體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就可消除加氣混凝土“蒸不透”的質量問題。
一、原材料和配料階段防治措施
水泥須符合相應質量、品種、強度的要求,安定性和富余量要有保證;粉煤灰的質量要求要按《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選用,用I 級粉煤灰;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所使用的生石灰應符合JC/T 621《硅酸鹽建筑制品用生石灰》的標準;M 型加粘結劑和微膨脹劑要符合各自的質量標準;砂石集料、拌和養護水均應符合相應材料的質標準要求。對所有的原材料都須按規定抽樣復檢,合格后才能用于生產。
若加氣混凝土硅質材料的顆粒粗大或其它原因造成其活性低,使得制品“蒸不透”,可以通過將硅質材料入磨粉磨,使其顆粒減小活性提高;在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過程中粉煤灰兼有集料和生成膠凝材料的雙重作用。粉煤灰同時提供SiO2 和Al2O3 與CaO 進行水熱反應,生成水化硅酸鹽和水化鋁酸鹽,使砌塊獲得強度。因此,用于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粉煤灰應具有規定的細度,細度不足時應通過二次加工進行磨細。
鈣質材料質量差或鈣質材料消解速度快(快速),在制品成型過程中使得制品氣孔結構差,蒸養過程中不利于飽和蒸汽的傳遞,使得水化反應不充分,造成制品“蒸不透”。對此可提高石灰窯的溫度或提高有效鈣的含量,如果消解快,可停留其在窯內的時間,形成中速或中慢速材料。也可通過添加調節劑來控制石灰的水化放熱速度。
根據硅質材料與鈣質材料原材料的化學成分計算出相應的配料比,再在生產中調整出合理的配料比,保證水熱反應充分,避免蒸壓養護條件時出現“蒸不透”的制品。澆注配料水料比要嚴格控制。
二、蒸壓養護要求
利用過熱蒸汽進行加氣混凝土蒸壓時,蒸汽“干”,水分少,可以采取在蒸汽中噴入適量的水,使蒸汽飽和,保證水化反應充分。
嚴格規范合理的蒸養制度(抽真空、升溫、恒溫、降溫)是保證產品合格的必要條件。抽真空是為了讓蒸汽更好的進入坯體內,真空度一般控制在-0.06 MPa 左右;升溫就是蒸汽與模體熱交換,使得坯體內外溫度濕度達到平衡為止;恒溫的目的是坯體充分進行水化反應,生成足夠數量的水化產物并達到必要的結晶度,使產品獲得良好的性能。恒溫時間的長短決定水化反應的充分程度,一般控制在6~8 h,時間太短,反應不充分,易產生“蒸不透”;時間太長,高壓釜利用率低,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降溫一般不影響制品的質量,但降溫過快會使制品爆裂。
養護制度不僅對坯體進行充分和合理的養護,使制品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設計強度,而且避免了坯體和制品可能受到的損傷。由于托勃莫來石等產物只有在174.5 以上時才會大量生成,因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只有在此溫度和壓力水平上,并保持一段時間,才具有良好的綜合物理性能。根據是否真空等情況,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養護時間一般需要6~12 h。
結語
通過原材料和配料比的選擇、蒸壓養護制度的嚴格控制,我公司的加氣混凝土產品質量大為提高,同時使工業廢渣粉煤灰得到綜合治理和利用,獲得較高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了解更多內容請撥打我們的
全國服務熱線:0539-362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