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對于施工企業(yè)來說是一年之中,冬季是一年之中需要注重施工安全和質(zhì)量的季節(jié),如何才能確保在冬季施工中既能確保工程質(zhì)量,又能確保施工安全,施工方也一直為此而不斷的探索和學習。
混凝土拌和物澆灌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和硬化,直至獲得合適的強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主要是隨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也較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時,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水)變?yōu)楣滔啵ㄋ_@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因此,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較慢。溫度繼續(xù)下降,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yōu)楣滔鄷r,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強度就不再增長。
此外,當水變成冰后,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chǎn)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當冰凌融化后,又會在混凝土內(nèi)部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實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態(tài)變化是影響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關鍵。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對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態(tài)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新澆混凝土在凍結前有一段預養(yǎng)期,可以增加其內(nèi)部液相,減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試驗研究還表明,混凝土受凍前預養(yǎng)期愈長,強度損失愈小。
然而在冬季加氣混凝土施工有哪兩類施工方法呢? 一是在養(yǎng)護期間不需對混凝土加熱的蓄熱法、摻外加劑法和綜合法二是在養(yǎng)護期間需要利用外部熱源對混凝土加熱的暖棚法,蒸汽加熱法,電熱法和綜合法兩大類。